元滑壽注,明張權參。明崇禎時期抄本。日本宫内廳書陵部藏。一册。書號:403-107。版框約高20.8釐米,寬14釐米。每半葉九行,行二十字。白口,上白魚尾,四周單邊。上書口題書名“十四經合參”。首爲凌義渠“十四經合參叙”。次爲凡例、目録。次爲正文,卷一之首題署爲“十四經合參一卷/許昌滑壽伯仁注/松陵張權浩然參”。書後附卷之末記“崇禎庚辰歲仲夏長至日集成”。又作序者凌義渠乃明天啓五年(1625)進士(朱保炯、謝沛霖編:《明清進士題名碑録索引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79年,第1149頁),是知此書當編成於崇禎十三年(1640)前後。
元滑壽生平見本書《讀素問鈔》提要。張權,字浩然,號知歸子(見原書“凡例”末),松陵(今江蘇吴縣)人。據凌義渠叙稱,張氏“淹通經業,旁及百家”,乃儒而知醫者。平日精研《靈樞》十二經絡,編成此書。該書凡例雖未題滑壽《十四經發揮》之名,然據該書卷首署名及實際内容,可知該書乃張權以滑壽《十四經發揮》爲本,再加改編增補而成。
該書卷一首爲“手足陰陽流注篇”,多取材於《十四經發揮》卷上。附圖五幅,其中“仰人尺寸之圖”、“伏人尺寸之圖”同《十四經發揮》,餘皆取自他書。另録《素問》黄帝君臣問難三則,末附“傍通十二經絡流注孔穴之圖”。卷二至卷十三爲十二經内容,每經一卷,述經脉循行路綫及病候。卷十四爲督脉,卷十五爲任脉,卷十六爲奇經八脉。每經之首列經穴圖一幅。其後所列經穴歌、《金蘭循經》原文及注文之大部,均係轉載自滑氏《十四經發揮》,然編排略有變動,如張權將各經穴位集中於各卷之末。除介紹各穴位置外,另增補病候、針刺深度和火灸壯數等。
書後有附録一卷,爲滑壽之書所無。該卷列述八卦配穴訣、飛騰八法歌、尻神定位訣、補瀉總訣、八穴陰陽表裏及八穴治病訣、神針總訣(述燒山火、透天凉等多種運針手法)、補瀉捷徑、運針補瀉、過關法、子午交戰等十八則針灸内容,尤多針刺補瀉手法介紹。
該書不見中國古代書目著録。日本《醫籍考》著録張權《十四經發揮合纂》十六卷,注云“存”。(〔日〕丹波元胤著,郭秀梅、〔日〕岡田研吉整理:《醫籍考》,北京:學苑出版社,2007年,第157頁)今影印底本序頁有“多紀氏藏書印”、“帝室圖書之章”。可知該本原爲江户中後期多紀氏躋壽館(後改醫學館)舊藏,明治後歸日本宫内廳書陵部收藏。
本草類本草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