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軒岐救正論六卷

軒岐救正論六卷

全书阅读 加入收藏
题名:軒岐救正論六卷
版本:清順治四年(1647)刻本
主要责任者:[明]蕭京 著 其他责任者:暂无
出版日期:清順治四年(1647) 出版者:暂无
版本类别:刻本 装订形式:線裝
册数:四册 馆藏及书号:〔日〕國立公文書館内閣文庫藏 書號:子22-4
行款:每半葉九行,行二十字 尺寸:版框高20.4釐米,寬13.6釐米
版式描述: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
印记:暂无
丛编: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 医籍分类:醫經醫理類 四部分类:子部/醫家類/綜論之屬

摘 要

 

       明蕭京著。清順治四年(1647)刻本。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内閣文庫藏。四册。書號:子22-4。版框高20.4釐米,寬13.6釐米。每半葉九行,行二十字。白口,無魚尾,四周單邊。書口載“軒岐救正論”及卷次、篇名、頁碼。首爲扉頁,載“徐雲林、林狷庵先生鑒定/三山蕭萬輿著/軒岐救正論/首卷醫論,二卷四診正法,三卷藥性微藴,四卷傷寒醫案、附録莊案,五卷雜病醫案,六卷醫鑒、病鑒”。次爲序文四:三衢徐應秋“軒岐救正論序”,“西蜀青羊牧者王範題”,林先春“序言”,蕭京“軒岐救正論自序”,此四序均無年號。次爲凡例,次爲太極圖、命門水火圖、五氣圖。次爲正文,卷首題署爲“軒岐救正論首卷/三山蕭京著,吴航陳劍雲閲”。

       蕭京(1605—1672),字匹夫,號萬輿,中年隱於醫,又號通隱子,(民國十一年<1922>《福建通志·孝義傳》,轉引自方春陽編著:《中國歷代名醫碑傳集》,北京:人民衛生出版社,2009年,第704頁)三山(今福建福州)人。髫齡弱禀,苦心誦著,嬰疾夢遺,百治莫瘳。其父爲慈陽(今湖南慈利,慈陽地名甚罕見,考《湖廣通志》卷六“永順府”:“桑植縣圖説:南近慈陽,北連容美。”桑植之南,則慈利是也,故以注慈陽)令,邀請學博黄州胡慎庵爲蕭京診治,三月而愈。胡慎庵乃李時珍甥孫,私淑薛己。蕭京得慎庵授以軒岐秘典,後又隨父入蜀,參印群賢,遂沉酣醫學二十餘載,然不以醫爲業。崇禎癸未(1643),蕭京治朱六聞司馬淋症獲愈,朱氏勸蕭京懸壺濟世。蕭京以晚近多求食之庸醫,羞與爲伍。後得其父勉勵,始出行醫。因見時醫多不遵《靈》《素》正道,惟守一家之偏法,故撰《軒岐救正論》一書,既救人之病,亦救醫之病,使正道不至淪没。其書中收録蕭氏四年(1643—1646)之醫案,故其書當成於清順治三年(1646)。

       該書六卷,卷各有名。全書以醫理、診法、藥性爲主體,不列成方。首卷“醫論”旨在救治醫家之病,以《内經》之正論,以糾醫家之偏見、偏法。卷二“四診正法”,以崔紫虚《四言脉訣》、滑壽《診家樞要》、李時珍《瀕湖脉訣》爲正道,斥高陽生《脉訣》爲殺人鋒刃,王宗顯《醫方捷徑》爲繫人桎梏。卷三“藥性微藴”,從《本草綱目》萃取百餘常用藥,再加闡發。卷四、卷五爲“治驗醫案”。蕭氏應診,重在治本扶元,尤重醫德。病案書寫規範,意在使“閲已往之治而爲將來之式,比異别類,聞一知十”。最有新意者,爲卷六之“醫鑒”、“病鑒”兩篇。“醫鑒”據醫家才學品性、專長背景,歸納成明醫、儒醫、隱醫、德醫、世醫、流醫、僧醫、名醫、時醫、奸醫、淫醫、女醫、瘍醫十三類,以爲醫者之借鑒。“病鑒”旨在病者慎於自治、求治,列知醫、試醫、薦醫、察弊、慎擇等目,討論醫患關係,頗多真知灼見。

       該本無刊刻堂號及年份。該書卷四所附林應楷“莊隱凡先生傳”,其中提到丁亥年(1647),故最早當刊於此年。此初刻本國内無存,日本内閣文庫存此書二種版本共三部,(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内閣文庫:《<改訂>内閣文庫漢籍分類目録》,東京:國立公文書館内閣文庫,1956年,第196頁。此處誤注書名爲《軒岐救世論》。著録慶安五年<1652>刊本兩部,書號302-27、302-28。另著録《重刻軒岐救正論》六卷,明蕭京著、蕭震校,明崇禎十七年<1644>序刊,兩部,書號302-22、302-23)其中著録爲楓山文庫原藏者,當爲初刻本,清初傳入日本,此即今影印底本。楓山文庫(即紅葉山文庫)由德川幕府始建於慶長七年(1602),明治十七年(1884)歸入太政官文庫(即後之内閣文庫)。内閣文庫除此初刻本外,尚有日本慶安五年(1652)刊本二部。據此,初刻本應刊行於公元1647年。另中國與日本皆存蕭震重刻本。康熙間因鄰屋火災,初刻原版散亡。蕭京之子蕭震於康熙十三年(1674)春重刻此書。(陳俊孫:《再論〈軒岐救正論〉的成書年代》,《中醫文獻雜志》,2001年第1期)此時入清已歷三十年,故重刻本有所增删。除序文不合時宜之人名與文字外,重刻本還删除該書卷四《莊氏醫案》多達六十七葉,且缺少書首三圖等。另蕭京序後署名之前補入“崇禎甲申春二月上浣之吉閩中”十三字,又補入蕭震跋等。中國現代流行於世者皆此重刻本。

展开全部